村网通总站 张寨社区 469858.nync.com 欢迎您!
奉献乃本色,赤子通大道。
在殿堂和田垄之间,宛城区科技局局长陈增喜选择后者。30多年扎根基层,他不忘初心,脚踏泥泞,于荆棘和贫穷中拓荒,在田野和泥土里播种。挥洒的汗水,是知识;埋下的种子,叫梦想;怀中的果实,是信任。
坚守悉心耕耘的大地,笑迎共同收获的金秋……
萦绕心间之梦
用科技为乡亲们做点事儿
“红薯干,红薯面,红薯疙瘩红薯蛋儿,离了红薯不能活。”少年时代的陈增喜,咀嚼着农民的苦涩,不甘于农村的贫穷落后,一个念头在他心中生根发芽:要像《朝阳沟》里的拴保那样,当一个农业科学家,用科技为父老乡亲们做点事儿!
要达到这个目的,就必须有真才实学。于是,他就开始向知识之山攀登。平时,他抓住一点一滴的时间刻苦学习。假期,在给生产队割草、干农活之余,他仍手不释卷。1979年,陈增喜参加高考榜上有名,成了村里人的骄傲,他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信阳农专农学系。
三年大学生活美好而短暂,品学兼优的陈增喜担任了系团总支书记,还第一批入了党,成了“八十年代的新一辈”。在那个知识分子极度匮乏、备受重视的年代,陈增喜的前途可谓一片光明:学而优则仕,说不定平步青云。
毕业时,“农民的儿子”陈增喜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。1982年9月,他揣着一张介绍信,“意气风发”地到原南阳地区农科所报到,并主动要求到偏远、艰苦的桐柏县农业试验站工作。分配工作的干部一脸诧异。面对干部的好心相劝,陈增喜婉言谢绝,签上了字,按了手印,转身离开。他说,当时的想法很简单,一个是条件艰苦的地方更能锻炼人。更重要的是,桐柏的气候跟信阳相似,是当时南阳地区唯一种植水稻的地方,自己上学时水稻学得最好,正好能派上用场。
拳拳赤子之心
一腔热忱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
21天跑了6个省市!参加工作仅两个月,怀着提高家乡粮食产量的愿望,陈增喜踏上了前往全国各地引进水稻良种的漫漫寻种路。
那是一段让陈增喜自己说起来都感到唏嘘的经历:先坐一天车到位于郑州的省农科院开介绍信,而后南下江苏、上海、福建、江西、广东、湖北6省市,到传统鱼米之乡,一家一家拜访,求取“真经”。尤其是到外省市农科院找良种,他像个钉子一样钉在那儿,用真心和耐心敲开了一扇扇曾经对他紧闭的大门:不仅从外省市带回来300多个水稻品种,还抄写了当地科研人员视为珍宝的实验记录。
1983年春天,正是育秧的时节。他白天待在屋里做实验,晚上跑到田里弄稻苗。300多种秧苗,一株一株编号,一行一行种植,一本一本做记录,查一遍苗,就是两个小时,稍有差池,就可能前功尽弃。经过反复对比、实验、考种,陈增喜和试验站的技术员最终筛选出3个适合桐柏种植的水稻良种。在南阳、信阳推广后,水稻亩产量由当时的不足500斤,提高到700多斤,引起轰动。22岁的陈增喜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奖项:省农科院科技成果三等奖。
由于成绩突出,陈增喜先后被调入原南阳县农技推广中心、原南阳县科委、宛城区科协、宛城区科技局等单位工作。“进城”之后,陈增喜接的第一个“大活”是引进小麦品种。这虽然不是他擅长的领域,但他坚信没有啃不下来的硬骨头。这又是一次长征:跑省农科院翻资料、到省种子公司选种子、到田间地头跟老农请教……一年之内七赴偃师。随后,陈增喜将新品种“豫麦18”,让溧河乡胡庙村村民刘长海试种,800斤的收获超过了计算机的模拟数值。“豫麦18”随即在南阳全面推开。1991年至1993年间,整个南阳地区平均亩产增收30%以上,增产1000多万斤。陈增喜也因此获得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”。
这时,已经算是“功成名就”的陈增喜,愣是跨界研究起了计算机,并让“农业专家系统”实现了迭代升级。随后,他带着电脑、打印机到红泥湾镇裴庄村为农民开展“一对一服务”,农民提问题,他现场给答案。十里八乡沸腾的人们像赶庙会一样来看“西洋景”。此事被《人民日报》、中央电视台报道后,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。1992年,在安徽举行的国际农业专家系统研讨会上,包括美国农业专家在内的与会代表,称赞陈增喜“为计算机在农业生产应用上开辟了一条道路”。农业专家陈增喜,也跨界成为计算机专家,担任了全国农业计算机研究会理事,并于2005年被团省委授予“全省第二届IT青年新锐”。
殷殷“三农”之情
农民的朋友收获满满信任
35年,从青丝生白发,从翩翩少年到谆谆长者,从一线技术员成单位“一把手”,唯一不变的是陈增喜对农村、农业、农民的热爱和追求。最初的信念,如今长成了参天大树,更支撑起他整个“职业梦想”。
“农科河上一纤夫。”陈增喜形容自己想为群众服好务,就停不下来。
“一二三。”是陈增喜的同事、领导们用来形容他的。“一”是一张名片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,陈增喜每次下乡、做培训、开会,都会主动给群众递名片,并附上一句“有事来谈,没事来聊”。20多年过去,10万张递到了群众手中。“二”是两个电话。他有两部手机:一个是联通的,充一次电能使半月的“老爷机”,专门联系农民朋友,因为当时联通话费便宜,可以给他们省点钱;一个是移动的,千把块的智能机,用来处理公务,因为方便上网查资料。“三”是三件“法宝”。一杆小铁锹,下乡时候可以随时翻开土壤,查看墒情等;一把尺子,到地里能测量作物长势、密度;一个保鲜袋,既能用来装土壤、作物样本,还方便套在脚上往泥地里踩。发了名片,所以朋友多;留了号码,所以电话多;带着“法宝”,所以下乡多。时间长了,人们都称陈增喜为“三多”局长、“三多”主席,大多忘了他大名叫啥。
陈增喜付出了他的满腔热情,农民兄弟们也给予了他最高礼遇,更对他有一种近乎膜拜的信任:省级龙头企业、前身是红光肉联厂的金红光食品公司,2003年遇到经营危机,陈增喜建议他们转型种甜玉米、豌豆,负责人王志勤二话没说拉着他就去北京挑良种;红泥湾镇裴庄村“打工妹”杨倩,拿出辛苦攒下的钱想创业,陈增喜结合当地情况,提议恢复传统的红酒谷种植,再结合政策,建个扶贫产业园,她毫不犹豫,全盘接受;南阳卉农生物有限公司创始人周云,在报纸上看到“杂交构树”是国家推广的“十大精准扶贫项目”之一,想投资又怕有风险,找到陈增喜,谈了一番话,就吃了定心丸……
30多年来,陈增喜每年坚持下乡超过200天,走遍246个村庄,培训农民超过2万人次,受益者超过10万人。他却自我“检讨”道:这两年事务性工作多了,年纪也大了,下乡没有以前频繁了。但是受过他帮扶的农民、留下他足迹的乡野、发展起来的众多专业合作社,知道这几年的节假日他去了哪儿、在做些啥。2014年,他为宛城区的菜农争到了一张“进京通行证”,签订了1100余吨的进京蔬菜购销合同,争取到进京蔬菜1.5万亩。随着健康养生的兴起,大健康产业发展成了他研究的又一重点。在医圣张仲景的故里,陈增喜筛选培育出了适合南阳种植的宛艾1~5号良种,结束了南阳没有自己的艾品牌、给全国打工的局面,使宛城区发展艾草5000多亩。在他的带领下,南阳的艾草年产量占全国的80%,种植面积、对外贸易值和加工产值均居全国首位……
采访临近尾声,记者无意中发现,年过五旬的陈增喜,竟然已经悄悄读完了西北农林的本科、华中农大的硕士,还拿到了第一批国家注册高级咨询师证书。这个在北上广的高档写字楼里,按分钟收费的注册高级咨询师,到了陈增喜手里,别说咨询费,20多年来为农民朋友讲课、培训,他何曾收过一分钱?
“咱动动嘴皮子,撸撸袖管子,就能让农民朋友致富,这多得劲儿!”陈增喜眼含亮光地说。的确,这是党员干部应该追求的“得劲儿”: 廉洁奉公,勤政为民,俯仰无愧天地,褒贬自有百姓。
酿得百花成蜜后,为农辛苦为农甜。陈增喜先后获得第八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、国家科技部科技进步先进工作者、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、省优秀共产党员、省科技服务优秀专家、市首批十佳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好党员好干部等60多项荣誉称号。今年3月1日,新华社播发中宣部命名的50名“第三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”名单中,陈增喜名列其中,成为全省两名获此国字号荣誉的其中一位。
澄清有片心,盛德表乡土。35年的“老农民”,村民离不开的顶梁柱。陈增喜在细碎的时光中,让大地持续丰收;用默默的无私奉献,让村庄渐渐丰满;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赤子深情,成为父老乡亲的贴心人……